对外借钱,需要眼光,更需要魄力

55人参与 |分类: 财商笔记|时间: 2025年11月09日

把所有找你借钱的人都一棍子打死,喊着“绝不借”,看似聪明,实则是一种社交上的懒惰和恐惧。

江湖不是打打杀杀,江湖是人情世故。完全拒绝借钱,等于亲手堵死了自己的一条路。

关键不在于“借不借”,而在于 “怎么借”。

第一,看人下菜碟。

你发小、父母有急病等着救命,你也不借?你多年的合伙伙伴,公司临时资金周转,你也不借?

借急不借穷,救困不救奢。

对那种赌债、消费贷、自己不努力总想靠别人续命的,直接让他滚。但对那些有信用、有能力、只是暂时遇到坎儿的,雪中送炭,他能记你一辈子。

第二,立好规矩,明算账。

别玩“君子协议”,那玩意儿最坑君子。真要借,打借条,写清楚金额、利息、还款日期。 亲兄弟,明算账。这不是在侮辱感情,而是在保护感情。正规的流程,能筛掉90%想空手套白狼的无赖。

第三,设定“沉没成本”。

借出去的钱,就要做好 “就当送了” 的心理准备。比如他找你借5万,你评估一下,如果这5万他彻底不还,你能不能承受?能,就借;不能,就别装大方。借出去的不是你的积蓄,而是你“输得起”的额度。

第四,用小钱换大信息。

有时对方借的数目不大。你可以说:“借就算了,但我可以帮你这么多。”直接转给他,明确说不用还。这笔小钱,能彻底看清一个人,比他以后在更大事情上坑你,要划算一万倍。

完全拒绝借钱,你会活成一个孤岛。有原则、有智慧地出借,你编织的是一张牢固的、能互相托底的社交安全网。

这需要眼光,更需要魄力。